close
令人驚嘆的寶庫
Hotel Eder的早餐真是豐富,吃上幾個小圓麵包保證讓人飽到午后,就是因為太豐富了,還有對年青帥哥向廚房問了說:可否給個袋子好打包小圓麵包~~哇哩咧~~吃到飽的地方您認為可以「有呷擱有拿」(台)哦??答案當然是不行啦!!結果這兩位帥哥就作勢將麵包夾好內層,用紙巾包著,趁著人員在廚房忙時轉身就走。

這家旅館早餐不錯外,睡得也挺舒適的,也許是房內燈光的關係,也或許是比較乾燥的關係,房間溫暖舒服,洗好的衣服隔天就乾了,要待上兩晚的我們,當然就樂得多洗幾件衣服嘍!



也罷!都來到這裡了,看了一下Tram的地圖,可搭乘19號電車到Nationaltheater.站下車。其實搭地鐵或路面電車都還挺簡單的,只要看清楚上方的終點站方向是否符合即可,不用怕坐錯站。每個候車亭裡都有一台售票機,選擇了一日票後(€8.50),電車一來直接上去就OK啦~~電車裡也有跑馬燈及報站名,不用怕下錯站。

殊不知下車後往回走不遠處即是皇宮博物館的入口,跟著人群走到了博物館後方,正好一個缺口讓大家誤以為是入口,走進去沒多久就沒有路了,也沒找到入口,就看到一個小噴泉廣場上擺放著座椅,看看地圖,我想我們可能走到了皇宮劇院(上圖)來了,又向外走了一大圈看到了特亞堤納教堂(Theatiner Kirche),色彩鮮明的黃色建築我想沒有人會錯過它吧!再往前沒多久就來到了很大的廣場,看了資料才知道這裡就是巴伐利亞省立歌劇院吶(下圖)~~據說和巴黎的歌劇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年的路德維二世就是在這裡獨自欣賞華格納的歌劇哩!

正確的博物館入口就在這裡啦~~看到大排長龍的隊伍真的是得加快腳步嘍!買票的地方也是紀念品店,但是出入口超小,所幸不用排太久的隊,不過得將隨身背包寄放於右手邊的櫃台,這裡也是寶物館的入口處。不過為了欣賞只有上午開放的骨董廳,我們選擇走向左手邊的入口參觀先。

↑入口處的庭園雕像


進入骨董廳(Antiquarium)前,會來到一個由泉水及貝殼裝飾而成的洞穴式庭園(這讓我想到了三芝的貝殼廟)。

骨董顧名思義就是皇宮中歷史最悠久、也是最大且最奢華的文藝復興式房間,總長約66公尺。裡頭收藏著公爵阿爾布雷克特五世(Duke Albrecht V)的古老雕刻作品(1568-1571年)。後繼者又將此廳改成宴會大廳,他們將地板降低,在一頭建造一個木製有欄杆的講臺,另一頭則設立一個直立式的壁爐,即為今日大家所見的模樣。頂棚的濕壁畫很有看頭及華麗感。圓頂上的16幅畫作是慕尼黑宮廷畫家彼得(Peter Candid)的作品,均以呈現坐姿的女性人物來闡述名望與美德(貞操)的寓意。

↑骨董廳↓


下圖是皇帝大廳(德:Kaisersaal/英:Emperor’s Hall)--約在17世紀初期,由公爵馬克米希連一世(Maximilian I)所建造,這是皇宮中舉行大規模及重要慶典的地方,頂棚畫作及裝飾同樣也是出自宮廷畫家彼得之手,側邊的花毯及牆上壁畫裡,除了描繪古代及聖經中的英雄外,主題也和骨董廳一樣,都在在顯示出17世紀所重視的美德行為。


↓當時皇帝及皇后的長袍

↓金碧輝煌的餐具,不知道用來吃飯是什麼樣的感覺?


↓這張照片您看到了什麼?

這個皇宮博物館有兩層樓,繞來繞去總找不到出口,我和『超大翻譯機』的腳程及視程不同,我邊拍邊看,他邊看邊寫,就這麼錯開來了,而我繞了半天終於找到出口(其實是和入口同一個),來到入口處的庭園歇歇順道補充糧食,一直不見Derek出來,後來又在入口處等了一個多小時仍等不到人,心想該不會他看到忘我了吧?!於是走向寄物間,沒想到他卻在這裡等了我一個多小時

↓象牙及珠寶做的寶物箱

↓國王的皇冠

↓女王的皇冠



寶物館門票:全票€6,優待票€5
開放時間:4-10月15日9:00~18:00;10/16-3月10:00~16:00(全年無休)
交通:(1) 由瑪利恩廣場步行約10-15分鐘。
(2) 搭U4、U5、Bus-100至Odeonsplatz站下。
(3) 搭Tram-19至Nationaltheater站下。
相關連結:http://www.residenz-muenchen.de/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