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teay Srei
吳哥窟適合自助,但也要做足功課,再不然就請當地導遊做陪,如此才不會入寶山而空手回。看著這麼美麗的寺廟,Nina第一次感覺到不知是何是好......先拍哪個?先看哪個?轉了一圈仍處於震驚與茫然之中,手中的相機如此之重,總有不知道拍些什麼的迷惑,站在古蹟群中發現自己真是渺小......下次再來吳哥,一定要來自助,跟團好處是可以聽到很多精彩故事,通常Nina都忙著拍照,而『超大翻譯機』則忙著記錄導遊闡述的精彩內容,拍照當下還得不時注意團員們走到哪裡了,深怕一個不小心,就迷失在古蹟陣中......有時真不知道自己在拍些什麼,大家就跟著我們看圖說故事吧!
進入吳哥皇城前要先在售票停買票,分為1、3或7日卷,我們行程是走一日券,出發前蒐集的資料中有提到古蹟卷的問題,事先準備好照片一張,可省去排隊拍照的時間,不過我們在出發前沒有接到旅行社要求準備相片,但Nina還是事先備用著。結果到了售票處,大家被叫下車去排隊照相兼買票,照相速度挺快的,在窗口前看著相機不用三秒就OK了,回到車上等導遊將車票帶回即可出發,看看票卡上的照片拍得還可以,小吳說這張票券一定要隨身攜帶,照片的用意就在於防止被人冒用,當然冒用別人的也是要罰錢的哦!
★售票亭,進入古蹟參觀前要在此買票且隨身攜帶,丟了就得花錢再重買一張,而且每個古蹟前都有查票人員,千萬別逃票哦!
★售票處旁除了遊覽車外就屬嘟嘟車最多了,散客可經由議價後再行搭車到吳哥古蹟裡參觀(有包車服務)
這是我們在吳哥的第一天的第一站,這一站就讓大夥開了眼界,整座以粉紅色砂岩建的堡壘,精雕細琢、鮮明亮麗的浮雕,堪稱吳哥皇城裡最精彩的建築,無怪乎有「吳哥藝術之鑽」( Jewel in Angkor Art )的美稱。女皇宮距離吳哥城北方約25公里處,坐車要一個多小時,我們的行程選擇由遠而近地玩回來。
吳哥的歷史記載中並未曾出現過女皇帝,這裡也不是皇宮,會譯為"女皇宮"可能是因為高棉語的翻譯所致--班蒂(Banteay)意為「堡壘」,而絲蕾(Srei)則為「女子」之意,班蒂絲蕾的譯意也就是「女人的堡壘」。Banteay Seri的舊名是 Tribhuvanamahesvara ( 印度教三位大神之一的濕婆神Siva ) 。
事實上,這座粉紅色的堡壘是建於西元967年,歷經兩位國王時期(Rajendravarman II與Jayavarman V),是由Rajendravarman II國王的大臣Yajnavaraha所建,當時他受封了這塊土地,便開始構思興建Bantey Srei,於Jayavarman V在位時建成,做為供奉濕婆神的廟宇,也是吳哥城中唯一一座非國王所建的主要廟宇。
這座使用紅色砂岩石堆疊後雕刻出成對的圖案,因建築石材的材質關係,較不易風化,但石材較難尋。也許因為這種岩石的特殊及適合保存,我們才能於今日再見到如此美麗的廟宇吧!西元1914年被法國考古學家發現,自此便成了吳哥皇城中最美的所在。到了1924年後才開始重建整理,是座面向東方有內外3層圍牆的神殿。這座寺廟較其他吳哥城裡的要迷你些,外牆雖長110公尺、寬95公尺,但實際位固中央的建築本體卻只有長24公尺、寬24公尺。建築者為了不冒犯國王,便將寺廟尺寸縮小,大門也僅150公分高,進出都要彎腰而行,以示對濕婆神(*註)的尊敬。(不同於吳哥城中其他廟宇,幾乎都將建物置於高階之上)
★大門的山形牆
★山形牆中的雕刻著印度教中守護東方的因陀羅神(Indra),祂右手持著金剛杵,威武地乘坐於三個頭的大象上,大象的下方是一頭威猛的獅子,牠緊握雙掌,似是臣服於溼婆神的威嚴之下,又像是為溼婆神開導。溼婆神四周似是浪花漩渦,又似天空卷雲,也似海中翻浪,如此美麗又細緻的雕工,讓遊客們尚未進門就已快門按個不停了。
Banteay Seri 的佈局,坐西向東,我們從東門進也從東門出,前方是一條長67米的堤道,兩旁有很多殘留的建築。在通道中央的左右兩邊,有一些著名的石雕,我們集合在右邊一處門楣前聽導遊小吳的解說。
★右側門楣上方的山形牆內雕的是「善之天神與惡之阿修羅」的故事(當中Vishnu化身為獅面人,正在撕裂魔王Hiranyakasipu的胸膛)。面惡心善的天神打倒了面貌俊美卻主司破壞之事的阿修羅,一般都是以相反的面貌出現,這在小吳哥城南門外的「攪動乳海」就是很好的例子。小吳說這個雕刻的用意是在告訴世人:勿以貌取人。
★在印度傳說裏,植物中住有精靈,這個雕刻就是精靈從樹葉間出現的模樣
★進入大門後是條連接第二道門的堤道,堤道兩側是一根根的「林迦」(Linga),男性生殖器的象徵,也是濕婆神廟的象徵。『超大翻譯機』竟妄想將它當成"超大麥克風"來使用...
走過堤通道便會來到一個四方型的矮牆,穿過便到達入口,也是Banteay Srei的主廟群區。沿著四面環繞,每座建築都值得細細觀賞,每座山形牆裡都雕有栩栩如生的故事,造型優美,層次立體,初陽照耀下更讓整座廟宇顯得華麗。
★龍吐"獅"
★主廟群區入口及護城河
★導遊小吳常說:古蹟重要人不重要。所以就把我們的全家福拍成模糊啦~~背後即是20公尺寬的護城河
★南藏經樓的向東山形牆上:溼婆神(Shiva)抱著妻子坐在五重山上,惡魔拉瓦那(Ravana)幻化出無數個頭顱和手臂搖撼著五重山,山下的獅子、猴子與大象則奔跑躲避。
★藏經閣
★浮雕:濕婆神大跳破壞之舞,使用其威嚴的力量,重整世界
★看到小兒子身後的繩子了嗎?是的,中殿部分已不開放遊客進入,也許是因為這些藝術雕作太過精緻與美麗,深怕遊客的一個不小心就破壞了它,但這也和一樁竊盜案有關,使得後人只能遠觀而不得近賞。
★廟門的守護神以猴王及鳥神(Garudas)為主(其它用獅子為守護神)
★瓦林(Valin)大戰須羯哩婆(Sugriva)
★三座聖殿塔樓矗立於高約90公分的T形平台上,其中央塔與南塔全為溼婆神所建,北塔則供奉毗溼奴
★女皇宮裡最有名的就是幾尊麗華妲女神的雕像了,因為她們的美加上臉上一抹淺淺的微笑,人們給了她們一個「東方的蒙娜麗沙」稱號。公元1923年,一位來自法國的年輕又有藝術才華的作家馬爾候(Malraux),來到吳哥一眼就看到最頂尖的藝術品,且此地當時少剛被發掘,仍處廢址階段,未受到古蹟保護的法律約束,便鑽研法律漏洞,申請研究許可證,偕同妻子來到這裡,將主殿南塔上的「麗華妲」女神雕像從壁龕上切割下來,運到海邊準備走私到法國。幸好他在海關處便遭到扣留,雕像查封後回歸原位,如今我們才能看到這尊吳哥遺址中最美麗的仙女雕像。
★回頭再看一眼班蒂絲蕾寺,第二塔門與遊客對照下,不難看出它的外觀嬌小,但每個岩石上的精細雕刻,都值得停留與細細觀賞......
★象徵女性生殖器的"優尼"(Youni),呈四方形如硯台,出水口永朝北方,中央有一孔,是"林迦"(Linga,象徵男性生殖器)置放處。在吳哥城裡各寺廟間常會看到林迦與優尼。
*註:濕婆神司破壞及拯救世界。在高棉通常以Linga受供奉。Linga包括一條石柱,象徵男性,插入一個四方型的石座上,石座底盤象徵女性。濕婆神另一種現相是一位十臂天神,正在為世界之完結而跳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