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尼尼設計的對稱之美 


這是我們第二次進入梵諦岡。為什麼說是第二次進入梵諦岡呢?呵~因為昨晚的夜拍,我們就已拜訪了梵諦岡這個世界最小國,不需簽證就能自由自出的國家。由於夜拍關係,近午夜才入睡,早上真有點爬不太起來,來到梵諦岡博物館前也已九點多了,人群早已排了一面牆,但走到轉角處才發現不只這面牆,已經是一面又一面牆的人龍了,當場我們決定放棄今日進入博物館的機會,轉往參觀聖彼得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去。

我還是比較喜歡昨晚站在這裡的舒適感,白天站在這裡雖有不同的感受,但總覺得舉著DSLR的雙臂快被太陽給燒灼了,此刻耳畔傳來講著一口捲舌音的中文,轉頭一看,原來是來自中國的旅遊團啊,這個導遊正向他的團員們叮囑著:「記著(兒),來到聖彼得,不要急著在廣場上拍照留念,一定要先進去參觀大教堂...bala...bala…」。哈~我們什麼不多,就是時間多,可以慢慢拍、慢慢逛!



背對教堂面對著廣場,看著廣場中央的埃及方尖碑及兩旁對稱的噴泉與環形拱廊,雖然炙熱,卻也感覺到一股神聖的氣息。兩旁的環形長廊是貝尼尼(Bernini)後來增建的,他設計這兩個長廊的用意是使教堂看起來像母親伸出的雙臂擁抱著廣場,而這裡也成為第一個有開放性入口的環形大廣場。


長廊寬約17公尺,圓柱分為四列而形成三條通道,在這裡歇息與走動的遊客如織,鴿子也飛來走去的湊熱鬧,我們也在這裡消磨了不少時光。







長廊頂上矗立著140座雕像,其中有二十餘座是貝尼貝所塑,其餘是其學生所造,除了這裡之外,教堂內部的裝飾亦全出自於貝尼尼的設計。




整座廣場深約320公尺,直徑達240公尺,被284根柱子包圍著,約可容納30萬人,是奉亞歷山大七世之令於1665年開始興建,費時10年完成。中央這座高約26公尺的方尖碑是卡利格拉(Caligula)皇帝由埃及運回,於西元1586年由教宗席斯托五世豎立於聖彼得廣場中央。上頭沒有刻著任何象形的銘文字或符號,這在一世紀時就已存在,當時是以奉獻給奧古斯都大帝之名矗立於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兩旁的噴泉水池分別由Bernini及Maderno建造。



★在這裡和情人吻別


★在這裡讓心靈沈澱




我繞著廣場正中央的方尖碑轉,找到了「天使與魔鬼」一書中的”西風”大理石塊,在這周圍不僅是西,共有八個方位,看到這塊白色大理石時真是讓人興奮,彷彿就像作者筆下的男主角隨著劇情而找到這個重要的象徵一般。


★照片中的紅色圈圈即是西邊所在


★方尖碑底座,1586年由教皇席斯托五世(Sixtus V)豎立


要將整座廣場納入眼底,那就非得爬上教堂的圓頂去一窺究,跟著我們的腳步,上圓頂去吧!要上圓頂有兩種方式,一為搭電梯+爬樓梯(€7/人),一為全程爬樓梯(€4/人)。我們選擇前者方式上圓頂。搭了一段電梯就會來到教堂立正面的12座雕像的屋頂廣場,這裡設有紀念品店及小吃店,還有專屬於梵諦岡的藍色郵筒。


再向上爬一段就會來到這座高約136.5公尺、直徑約42.56公尺的壯觀圓頂底部,是由米開蘭基羅設計的,但在他生前並未完成,後來的工程是由其學生接手並完成。在此更可貼近欣賞整個巨大的圓頂及馬賽克拚貼畫以及透過安全鐵網俯視教堂內部。這個雙重圓頂的設計在西方世界儼然成為一個參考的模型,例如美國的華盛頓國會大廈、倫敦的聖保羅教堂、巴黎的傷兵院等。








欣賞完圓頂後,必需順著圓頂的弧度向上爬,石梯、鐵梯...地才會上到最頂端。這真的不是照片拍歪了,而是依著圓頂外部的弧度而建的通道,但說來並不辛苦,不同於教堂鐘樓的一直旋轉而上,時而階梯,時而坡道,所以攻頂時感覺不會很累。

★左邊為圓頂外牆,照片不是拍斜了......


梵諦岡市政


★眺望聖彼得廣場,欣賞由貝尼尼設計、排列呈現出橢圓形的柱列對稱之美






★眺望梵諦岡博物館


我們在這裡眺望,在這裡歇息,在這裡冥想,這裡彷彿是最接近上帝的地方,雖然我們不是教徒,但似乎能感受到神聖的力量.........腦海中浮現的是方才的明信片內容,教宗說:每一分事物,上帝自有安排,並非巧合與理所當然。

 


更多精彩照片在:2007-08-Italy-Roma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na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