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翡冷翠的最後一天 
 

待在翡冷翠五天,感覺很充足,不用趕路又可好好休息,也許是在羅馬走累了吧~清晨總耍賴上半小時才起床。吃過早餐後,和Alessio先生聊聊天,他仍是那麼熱情、親切又健談。我們不解的是:為何在這裡,不論參觀什麼地方都要付費,反而在羅馬卻幾乎免費參觀,尤其是聖彼得大教堂如此壯觀的地方都不收費,怎麼翡冷翠不太一樣呢?Alessio先生說了,義大利在加入歐盟後,物價翻漲2~3倍之多,當地居民生活倍感辛苦,他們其實沒有很喜歡加入歐盟後的生活,政府一味地賺著自己的錢,並沒有為居民謀福利...看來大家都一樣,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啊!之後我們送了小禮物給他並解釋含意,他非常開心地猛點頭,我們希望他能笑口常開,快樂過日子!


拿著前一晚多買的公車票,在火車站旁搭了12號公車再度上廣場去,白天的廣場仍是一車車的遊客來來去去,與昨晚的風景感受截然不同,卻依然美麗。








Lonely Planet一書中對此地非常讚賞:當你來到這裡看到整個翡冷翠,將會感到震撼與讚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廣場上那些便宜的擺攤者俗不可耐,破壞了整個廣場的美麗。


我們再度搭上12號公車下山,在接近Grace橋前下了車,走了一段路到橋上,欣賞對面的舊橋風光。






過了橋走沒多久,便可來到聖十字教堂(Santa Croce),沒想到這座教堂也很受觀光客歡迎,此刻正大排長龍等著買票進入參觀呢!既來之則排之,比起百花聖母教堂,在這裡排隊算是小case哩!


內部除了主祭壇後方在維修外,其餘部分還挺有看頭的,也難怪旅行團將此教堂排入行程中。教堂的入口在左手邊(面對教堂),門票包含了附屬的博物館。高聳的正立面與塔樓,方才站在米開蘭基羅廣場上一眼就能望見,而這兩部分都是在19世紀才加上去的,教堂本身是建於14世紀。




這座巨大的哥德式教堂建於1294年,以翡冷翠藝術、名人塚和紀代碑聞名,這十六個禮拜堂中最著名的就是米開蘭基羅、伽俐略、但丁及馬基維利(義大利政治家)等墓碑,還有14世紀早期喬托和其弟子繪製的濕壁畫及紀念碑上的藝術裝飾等都很有看頭。





★米開蘭基羅之墓(面對中殿的右側),原位於羅馬,後由設計墓碑像的瓦薩利取回,上方雕像代表著繪畫、雕塑和建築


★但丁之墓(面對中殿的右側)


★伽俐略之墓(面對中殿的左側)


★內部濕壁畫






中殿右邊有一通往庭院迴廊與博物館的通道,其中位於主迴廊裡的帕齊禮拜堂(Cappella dei Pazzi)建於1443年,布魯內雷斯基(Brunelleschi)設計的文藝復興傑作,內部有點陰暗,上方的陶圓盤畫是Robbia所作(被拍糊了)。






穿過迴廊就會來到附屬的博物館(Museo dell’Opera),布魯內雷斯基設計的內部迴廊中有座南丁格爾的紀念碑,是在1453年完成的。其中有件13世紀大師Cimabue的傑作「基督受難像」於1966年曾遭到洪水的破壞和賈第的「最後的晚餐」皆屬博物館中重要的作品。



迴廊給人一種寧靜又安詳的美,沒多久竟打雷閃電,下起滂沱大雨,困住了欲離去的遊客,雨勢不但沒有減緩,反倒愈下愈大,瞬間氣溫驟降,狂風暴雨急下,沒多久便形成了水瀑沿著屋簷飛洩而下,狂風將雨吹入迴廊中,沒多久也淹水了,暴風仍故自地左掃右射,每個人都忍不住驚嘆及拿起相機拍下這場詭異的雨。這是我們來到義大利第12天後遇到的第一場雨。








沒帶外套的旅人都和我們一樣躲進了博物館的禮拜堂中休息,這一躲便是好一陣子,這場雨似乎沒有要停的意思,看著禮拜堂內幾處漏水,忙碌的管理者不禁要注意出入口的秩序維護,還得來去觀察滴水情況,這場雨來得太急又太快,擔誤了大家的行程,還給古蹟帶來些許危機。


雨停了,走回百花聖母教堂又過了參觀時間,我們在這裡五天經過它三次,卻一次也沒進去過,這點小小的遺憾,留待下回再訪吧!我們回到I’Brincello餐館,黑人廚師看到我們又露出了親切的笑容,熱情地打招呼,另一位小哥今日公休,沒機會在離開前說聲再會,店內目前只有一位客人,正巧也是前天來此用餐遇見的那位外國背包客。我們點了兩份今日套餐(€13/份,含服務費及Cover費),主餐四選一,外加1/2LT的Chianti紅酒及兩瓶500ml的水,挺划算的。


First Dish分別點了蕃茄義大利麵及肉醬Pasta(下圖),仍是香噴噴地上桌,然後一口都不剩地裝下肚~好吃!


Second Dish則點了炭烤豬排及雞胸肉,全熟的豬排不是那麼好吃,雞胸肉排也還可以,啊~~好想念牛排的滋味呀!!!




以下為
20078月票價及時間
--
聖十字教堂門票:€4(與附屬博物館通用)
   
開放時間:9:30-17:30
     交通
由西紐利亞廣場步行約10分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na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